From 417153efa387f72b2b0c93077cd51e6a8c50c040 Mon Sep 17 00:00:00 2001 From: nocmk2 Date: Mon, 27 May 2019 15:56:43 +0800 Subject: [PATCH] Update blademaster.md --- doc/wiki-cn/blademaster.md | 4 ++-- 1 file changed, 2 insertions(+), 2 deletions(-) diff --git a/doc/wiki-cn/blademaster.md b/doc/wiki-cn/blademaster.md index 9dfd766b0..d2c00d08b 100644 --- a/doc/wiki-cn/blademaster.md +++ b/doc/wiki-cn/blademaster.md @@ -1,6 +1,6 @@ # 背景 -在像微服务这样的分布式架构中,经常会有一些需求需要你调用多个服务,但是还需要确保服务的安全性、同一化每次的请求日志或者追踪用户完整的行为等等。要实现这些功能,你可能需要在所有服务中都设置一些相同的属性,虽然这个可以通过一些明确的接入文档来描述或者准入规范来界定,但是这么做的话还是有可能会有一些问题: +在像微服务这样的分布式架构中,经常会有一些需求需要你调用多个服务,但是还需要确保服务的安全性、统一化每次的请求日志或者追踪用户完整的行为等等。要实现这些功能,你可能需要在所有服务中都设置一些相同的属性,虽然这个可以通过一些明确的接入文档来描述或者准入规范来界定,但是这么做的话还是有可能会有一些问题: 1. 你很难让每一个服务都实现上述功能。因为对于开发者而言,他们应当注重的是实现功能。很多项目的开发者经常在一些日常开发中遗漏了这些关键点,经常有人会忘记去打日志或者去记录调用链。但是对于一些大流量的互联网服务而言,一个线上服务一旦发生故障时,即使故障时间很小,其影响面会非常大。一旦有人在关键路径上忘记路记录日志,那么故障的排除成本会非常高,那样会导致影响面进一步扩大。 2. 事实上实现之前叙述的这些功能的成本也非常高。比如说对于鉴权(Identify)这个功能,你要是去一个服务一个服务地去实现,那样的成本也是非常高的。如果说把这个确保认证的责任分担在每个开发者身上,那样其实也会增加大家遗忘或者忽略的概率。 @@ -30,7 +30,7 @@ `blademaster`处理请求的模式非常简单,大部分的逻辑都被封装在了各种`Handler`中。一般而言,业务逻辑作为最后一个`Handler`。 -正常情况下每个`Handler`按照顺序一个一个串形地执行下去,但是`Handler`中可以也中断整个处理流程,直接输出`Response`。这种模式常被用于校验登陆的`middleware`中:一旦发现请求不合法,直接响应拒绝。 +正常情况下每个`Handler`按照顺序一个一个串行地执行下去,但是`Handler`中可以也中断整个处理流程,直接输出`Response`。这种模式常被用于校验登陆的`middleware`中:一旦发现请求不合法,直接响应拒绝。 请求处理的流程中也可以使用`Render`来辅助渲染`Response`,比如对于不同的请求需要响应不同的数据格式`JSON`、`XML`,此时可以使用不同的`Render`来简化逻辑。